查看原文
其他

00后,你对吃苦有什么误解?

枣妈团队的Lea 枣妈和恺摩
2024-09-08
文末留言参与小调查抽奖1-100数字+走心留言,枣妈会抽取三名赠送:内衣收纳包1个!


网上这样一段00后的发言让不少人大为震惊:



对于这样的言论,网上的评价两极分化。


有人夸赞00后是反内卷”,“反PUA”的一代,认为他们在帮助整顿职场,喜欢他们这样坦率热血的发言!



也有人批判00后是“垮掉的一代”,不懂得老一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,根本吃不了苦,从小物质条件优越,不愁吃、不愁穿,还总喜欢摆烂。



视频中所谓的“吃苦”,或许可以用当下的网络热词“内卷”来解释。


视频中的00后为了逃避内卷而选择摆烂,然而,不肯吃苦就不用吃苦了吗?当然不是。


摆烂意味着降低生活质量,不符合预期的工资待遇,福利保障等都在逼迫摆烂的人继续内卷。无论努力和回报成不成正比,他们都没有选择。



而00后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质疑呢?是因为他们并不了解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吃苦。


佛说,千人千般苦,苦苦不相同:


生死离别,欺骗背叛,挫折失败,失去财物,失去至爱,长期被人嘲讽欺凌,病痛折磨,精神痛苦,天灾人祸……都是苦。


客观来说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苦,每个年代的人、每一个个体所受的苦都不尽相同。世上并没有那么多感同身受,没有谁比谁更痛,所以也无需比较。



但“吃苦”也绝对不是单一的体力劳累、身体上的辛苦、熬夜读书工作,而是蕴含着更丰富的内涵和层次。


真正的吃苦,是抵得住诱惑,耐得住寂寞,经得起挑战。能为了自己的目标,把时间和精力都聚焦在自己想做要做的事情上。


它本质上是一种自控力、自制力、坚持和深度思考能力。


不管00后、以及未来的10后和20后对于“吃苦”有什么样的理解,父母在教育和引导孩子的成长路途中,务必要让孩子们主动去吃以下这“7种苦”。


第一种苦:
耐得住寂寞去读书,不过度娱乐的苦



著名作家麦家曾说过:


“读书有什么用,只有读书的人才知道,不读书的人是不知道的。”


读书的人与不读书的人之间,相差的不仅仅是一本书,而是一整个世界。


但是社会是喧嚣浮躁的,当今的互联网社会、物质丰富的社会更是如此。


耐得住寂寞去读书,需要孩子们忍住拿起手机的诱惑,忽略好伙伴们的游戏邀约,忍住不去玩游戏、不去刷视频,自动屏蔽窗外同伴的喧闹嬉戏声。



而是选择短暂地规束自己,让自己沉浸在安静的文字海洋里,或是徜徉,或是苦苦思索,或是不得其解。


抛开趋之若鹜的娱乐,耐得住寂寞去思索,这种忍耐和约束虽然很苦,但是可以帮助孩子们通向智慧的彼岸。


第二种苦:

尽力早起,不睡懒觉的苦



懒惰是“七宗罪”之一,也是长久以来是作家、艺术家、哲学家和道德家所关注的主题。


有人说,懒惰是自己的事,又不关乎别人,睡懒觉的习惯有何不妥?


殊不知,懒惰很像金钱,当一个人拥有越多的时候就越是抑制不住的想要获得更多。



今天是睡懒觉,明天就开始在学业上偷懒,未来也极大可能会在关键时刻“掉链子”。


让孩子们学会早起,珍惜自己有限的睡眠时间,提升睡眠质量,用更多清醒的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,成为时间的主人公。


“一日之计在于晨是千百年时间筛选下来的经典,教会孩子吃不睡懒觉的苦,他们才能在每天清晨的时候解锁一个清醒的大脑和思维的新境界。


第三种苦:

坚持运动,保持健康的苦



作为一个人,最大的财富是什么?


答案无疑是健康健康是人生命之所系,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。


财富、权利、名望在个体生命结束后与拥有者本人都毫无关系,只有健康才是我们拥有人生一切享受最基本的前提。


但是很多人对于健康的真正注意往往是在开始失去健康时开始的。


科学道理告诉我们,年轻时的一切恶习都会在年老的时候算上总帐,真正理性的人们往往一开始就注重健康,会在更年轻的时候坚持运动,吃保持健康的苦。



运动因为需要有毅力、身体会劳累、要消耗时间,所以只有少部分人能坚持下来。


保持健康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生活中吃穿住行每个细节,能够自觉抵御不良习惯、垃圾食品的诱惑,及时对自身进行调整和巩固。


从小教会孩子吃坚持运动,保持健康的苦,就是给孩子这一生最大的财富。


第四种苦:

控制情绪,不被情绪控制的苦



拿破仑曾说:


“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,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。”


由此可见,控制情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

生而为人,我们具备肉体,但是驱动肉体的却是心。好的情绪能让我们拥有充沛的精神面貌,事半功倍,坏的情绪是心魔,一不小心就被吞噬。



我们会本能地患得患失,本能地火冒三丈,本能地宣泄不满,如果我们不能理性地对这些情绪加以控制,便会变成情绪的奴隶,日常生活甚至都会被操纵。


教会孩子控制情绪,严守克己,反省思考,吃不被情绪控制的苦,才能赋予孩子更好地掌控自己人生的能力。


第五种苦:

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的苦



一对新人站在教堂或者舞台上的时候,总是需要回答一个问题:无论生老病死,你是否愿意……当事人总是幸福地说着“我愿意”,旁观者也总是会报以热烈的掌声。


一句“我愿意”虽然是三个轻飘飘的字,但要实现它绝非易事,是需要下定决心去克服一切困难的。


相比于“我愿意”、“我可以”、“没问题”,我们也经常会听到“我不愿意”、“凭什么是我”、“我不想做”这样的说辞。


“我不愿意做家务,因为我从小就不做,一直是父母做。”

“我不愿意做出让步,因为往往都是别人让我。”

“我不愿意去尝试这个新领域,因为我喜欢呆着舒适区。”

……


生活中,总是有太多我们不愿意去面对,去做的事情,但是我们又不得不面对,不得不去做。



什么会不愿意,很多时候是因为这些事情会带给我们压力,我们担心自己无法掌控,不能控制。


教会孩子去“修愿意”,能够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,学会化压力为动力,面对挑战、面对困难,送孩子一个自在圆满的内心世界。


第六种苦:

学会去接受现实、接受不好事情的苦



人生不如意,十之八九。除了很多不愿意做的事情之外,还有很多困难和不好的事情需要我们去接受和面对。


佛说“人生有八苦”:生、老、病、死,爱别离、愿长久、求不得、放不下。人生的苦,人人都得吃,任谁也逃脱不了。


但是在我们的教育中,我们往往给孩子更多的是积极意义上的教育,告诉他们这个世界的美好和光明,保护他们,为他们抵挡世间的阴暗面,怕他们受到伤害。



但父母不能为孩子抵挡一辈子,早一些的苦难教育,才能让孩子的心灵更坚韧,更不容易被摧垮。


教会孩子去接受现实,接受亲人的离去,朋友的分离和、意外的发生……让他们在感知苦难的过程中更坦然、更豁达,教会孩子看淡人生的名态,无所谓得失。


第七种苦:

放下执念,吃求而不得的苦



最后这一种让孩子们学会吃的苦,是一种我们自身营造的苦,但是也是现代社会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苦:因为执念,求不得,放不下。


蒋方舟曾经说过一段颇有道理的话:


这个世界对小有才华的人是残酷的,他们其实两边都不讨好。


一方面他已经小有才华了,所以很难接受现实生活,总是认为现实的生活里,自己浪费了太多,还有更好的值得去实践。原因就是因为当别人还看不到月亮的时候,欣赏不到月亮美的时候,他已经看到了那个月亮的一点点光芒。
这时候的他会觉得现实太难以忍受了,所以他总是不甘于现实,他想着要向月亮的方向去,但是他的才华他所拥有的一切,却不足以支撑他能够到达月亮。所以到头来,其实他两边都不沾,他没有办法去享受生活之中的乐趣,但是他永远也够不到他心中的那个艺术理想!


因为互联网的发展,我们通过网络知道了更广阔的世界。


因为幸存者偏差,我们看到了网络上的“年少有为”,“人均富豪”,“个个帅哥美女”,引起了心理上的比较和不平衡。



对于生活在当代的孩子来说,想要却得不到、想求却求而不得的落差感更为显著,也更需要父母们清晰的认知和引导。


有句话叫“世上本无事,庸人自扰之”,很多痛苦的产生都来自于自身。


教会孩子放下执念,吃求而不得的苦,锻炼自己的心量,避免时常患得患失,才能更好地专注在眼前的事情上,才能平稳地获得成长和收获。


留言小调查

你觉得孩子最该吃的是哪种苦?
来给我们留言说一说吧!枣妈会抽3个走心评论,送出礼物哦!(留言和中奖规则请戳→枣妈宠粉抽奖活动说明
送内衣收纳包1个

枣妈小助手
抱团入qun不迷茫!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枣妈和恺摩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